[转]职业选择的原则

Page content

建国快要71年了,中国是这71年发展最快的国家,大量的人在职场中大获成功,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提升甚至是飞跃。 其实不管是RED,还是拆,还是富,或是官的N(N大于等于2)代的各类职业、生意、婚恋的经历,对于中国99%以上的人,都未必是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 很多现在成功的亿万富翁们的成功的社会基础基本已经不复存在,而且正因为有马云刘强东等人的成功,未来社会产生新的电商大佬的概率大幅下降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以线性思维和自己以往的成功经验来片面地制订子女的职业规划。 说说选择成功概率与成本之比较高的职业的8大原则:

1、了解行业最基本的信息

了解行业最基本的信息,大致了解发展前景,勇于问清楚工作待遇。

如果有人应聘寻呼公司的职位,这个人是不是蠢到家了?有多少人不了解所奔向的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就落入了传销组织的陷阱?

曾无意中了解到山东某柔道男运动员的经历。通知他到国家队报道,他自己包括家人还以为就是国家队队员努力一把就是全国冠军甚至是奥运冠军了。实际是给女队员当陪练,当然如果月薪5万也可以干干,实际上除了衣食无忧外的待遇,接近于低保水平。

有些老板或是HR在招人的时候擅长各类话术,以什么长见识、价值观、人生观、行业规矩、股票期权等各类长期飘在空中一落地就死的各类概念和画饼来忽悠人。 糊里糊涂成功的人并不是完全没有。

《大决战》这个电影讲淮海战役某次战斗中,有个国军士兵关键时候接通电话线立了战功得了勋章,邱清泉问他怎么当的兵,他说自己在火车站卖鸡蛋,买鸡蛋的国军士兵让他举高点,结果被拉上火车头顶上盖了个钢盔就当了兵。 说完众兵哈哈大笑。 那个杨超越现在非常成功,当时只是听说有地方招人,一个月2000包吃住就去了。 但这种糊涂的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

人还是要追求自己尽可以控制而不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成功。 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进一个行业,也要持续跟踪行业大趋势。

几年前多少985毕业生进了银行当柜员,说是储备干部,实际上多少人被提拔了,关键是自助电子业务对这类岗位形成了挤压。 等工作几年想换行业发现错过很多机会,而柜员的经验在其他行业未必有用,除非改行去做更困难的保险销售。

据说90后第一个工作的持续时间比起80后剧减近40%,愿意像狗一样做工作的人必然越来越少,这是社会的进步。 不过如果多数人有坚持做明白人,做任何一个职业都要问清楚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待遇,并且要固定在合同上,那么这个社会上诸如传销之类的烂行业可能就要趋向于消亡了。

2、尽量回避成功概率极低的行业

一些奥运冠军,电影明星可谓风光无限,让不少家长心动不已。 其实体育、演艺、音乐等领域是非常糟粕的行业,因为成功概率低。

郭德纲曾说过,中国成功的演员,说得上名字的,就那么十几个。 他告诉岳云鹏,有人请他去演戏,无非是借他的知名度(当然这是双赢)而不是看上他的演技,电影学院每年毕业那么多的学生,帅哥美女无数,多数无戏可演。 本来就少的机会,还让岳云鹏、王宝强这些特殊人物占了不少。

体育领域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一般人的相象。

7月,围棋8段选手范蕴若坠楼身亡,因抑郁症。但在2013年,赢得“第20届建桥杯围棋新人王赛”亚军时曾受到了柯洁的赞赏,“他才17岁,很年轻,但已经是年轻棋手里的佼佼者了。 这两年的进步尤其大,第一次参加围甲就拿到了50%的胜率——要知道,现在的围甲,竞争环境有多激烈。” 看看这个胜率。即使是柯洁这样的世界第一的人,他的年收入其实也相当有限。 2017年有报道说,截至10月18日,柯洁在当年拿到的奖金至少是620万,而如果最后的新奥杯决赛能够夺冠,那么能拿到740万元奖金。 但奖金有几笔是非常态的,譬如人机大战的200万元,还有围棋汽车拉力赛和星锐战的合计240万奖金,前者是否还会举办存在疑问,后者2018年开始柯洁就已将超龄,不能继续参加了。 2015年柯洁包揽三项世界冠军,一年内的奖金也不过765万元。而且中国棋手奖金缴税后还会有一笔钱要分给棋院,故此即便柯洁拿到740万的奖金,实际所得也就是在370万左右。 普通棋手的收入也许就是惨不忍睹,起码相对于他们的高智商和付出就是如此。 有个6段围棋棋手,业余级别的全国比赛前16强,曾对我朋友说如果不改行,吃饭都成问题。 中国女排得了世界冠军,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能分到多少奖金。

运动员和演员真是个非常糟糕的职业。 有次看德云社拍的电影《祖宗十九代》,赫然发现有个女演员的名字带了框,这表示她已去逝。 网上搜索发现已经在苏州坠楼身亡,不过20多岁。

有女运动员得世界冠军,退役后一身伤病,以搓澡为生。有得过大运会冠军的体操运动员退役时只拿到几万元,在北京地铁里卖艺,采访受关注后,陈光标以月薪近万聘他,结果还是脾气太大离职。现在已经因盗窃罪进过数次监狱了。

淘汰概率高的这些行业,未必是水平不行而被淘汰,有决定权的人可能以各种理由淘汰你。 比如女排国家队曾有个水平不错的队员,只因洗澡用花洒的问题和工作人员吵架,郎平直接告诉她走人并且称只要自己当教练就没有她的机会。乒乓球队这方面也有不少故事。

成功概率低,投入大,如果只能吃青春饭,以伤病和不能学得其他技术为代价,这样的职业和赌博有何区别?

3、回避各类情怀陷阱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是美国开国元勋中最明白的一个人,其他如华盛顿、杰斐逊等人没儿子,而他生了不少儿子,形成了美国的亚当斯家族。

  • 长子就是美国第6任总统。
  • 第32任总统罗斯福是其旁4系隔3代亲戚。
  • 第30任总统库里爵是其旁4系隔4代亲戚。
  • 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其旁4系隔5代亲戚。
  • 第37任总统尼克松与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旁7系隔2代亲戚。
  • 第39任总统卡特是第37任总统尼克松旁6系表弟。
  • 第20任总统嘎菲尔德与第27任总统塔夫脱是旁5系隔1代亲戚。
  • 还有几任总统与其有关,在部长、议员及一些大企业中的高管就更多了。

亚当斯曾说:“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 我的儿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

老家伙属于对未来上百年都有规划的明白人。

环保、慈善、动物保护、为难民提供帮助、女权等行业,都属于为了一些情怀而不计回报地付出。

对于改开不过40年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代中国人应该考虑做这类事情。奇怪的是不少家族的20岁左右的孩子,在家里根本没多少积累可供折腾的情况下居然搞这类事。 10多年前曾看新闻有四川某男士把老婆孩子留在家中参加了一个环保组织,在青藏高原考察中死亡。 这类行业的背后其实是大生意。有人知道那个 green peace 组织每年的预算吗? 这些钱哪来的,谁在用,中间有没有猫腻,有没有人中饱私囊? 不要以为高大上的行业从业者都是圣人。 二战末期有美国军官发现在荷兰有个抵抗组织的人手上不干净,不少人反应扣给抵抗组织的钱物被这家伙私下倒卖。 但没等这个军官下手,这个荷兰叛徒就提供了错误情报,让盟军的一支空降部队降落到了德军坦克的包围圈中。

据说在德国,给难民为首的人提供各类资助是德国的第二大产业。不少慈善,动物保护,我个人感觉就是用一些心中有情怀的人的志愿或低价劳动力,让少数人成就名或利。 多数家长发现子女有一些不当的情怀的时候一定要引导他们工作就是要看前途和钱途的,没有菩萨或是圣诞老人的能力,就不要做相应的事。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接受帮助的人就会把情怀者当圣人的。曾有些教师志愿者到某地支教,结果当地人偷看女教师洗澡。 当然真正志愿为这个国家和社会无私付出的人我是非常佩服的。

4、尽可能选择年龄越大越受欢迎的行业

对于体制外的打工者,不管曾经一年几百万的薪资,到了40岁左右就要面临被扫地面门的危险。

私企老板面临各种经营压力,面临财富从9位数上升1位的目标,不可能让精力下降薪水却高高在上的人在公司养老。

记得香港那个梁凤仪说自己年轻时家里面临3个选择,父母要出巨资培养她读书,房子、父亲任职银行的一点股份和社会珠宝, 她妈的选择是卖房,因为珠宝是祖传的要留给女儿出嫁,而任职银行的股份如果能保留,银行就不会轻易解雇他爸爸,毕竟大小是个股东。 当然这种回避中年危机的方法也很难复制。

多数工作人的价值会随而年龄的上升而下降,而且是从40岁甚至35岁薪资的高点时开始下降, 有些职业特别明显,比如运动员、IT从业者、影视演员(特别是女演员)、工人、农民、司机、快递员、送餐员、模特、金融企业交易员、银行柜员、电竞、保镖,还有各种对体力、速度、相貌有一定要求的行业。

但有些行业却恰恰相反,可能越老越值钱。 比如医生、律师、会计师、导游、自媒体运营者、作家、画家、文物鉴定、刑侦人员、多数行业的销售人员…… 这些行业普遍的特点是经验就是价值,而年龄越大经验或是客户积累得越多, 出租车司机有可能也是因为道路越来越熟而且可能搭载的乘客也是对自己有帮助的贵人。 曾坐过北京某出租车,司机就是个高人,在车队里是个小领导,脾气特别好,健谈,他女儿的工作就是通过坐他车的一个乘客解决的。 每个乘客都是一个信息源。导游也可能是,每个游客都可能给他带来旅游本身之外的生意。 这两个职业多数人也是年龄越大越力不从心。 但对于擅于和人打交道并取得陌生人信任,坚定不移发掘各类business的人,司机或是导游之外的收入远大于职业本身。

股票或债券投资经理可能是,因为也是市场经验,各种有价值的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多,当然国内目前的用人误区仍是年轻化,经验似乎不是财富。 有一种工作将是长期的蓝海,就是销售工作,不管是卖房、保险、汽车还是基金、信托产品。 同样是客户和经验越来越多。而且中国人内敛天生不擅长做销售,要战胜同业就相对容易。 这行业要成功比成为中国男排省队队员容易多了,而后者即使是国家队因国际比赛几乎赢不了又没多少观众所以收入肯定不高。

职业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一定要做好准备,要么在选职业的时候科学规划以回避中年危机。

5、兴趣能创造奇迹

这是普遍的可利用的规律。人做有兴趣的事就是事半功倍。毕竟真正可以谋生的任何一种技能,在学习和提高到可以取得现金流的过程都是非常枯燥的,没有兴趣或是信仰的支撑很难坚持下来。 所以多数小学生、中学生的一些特长培训,其实就是玩,是消费,能成为谋生的职业的概率不到0.1%。

简单说一个案例。某学渣,在高中时立体几何居然是满分,班主任重视后发现这孩子具有艺术上的天赋,他甚至买一块块砖,雕刻后能卖10元,就在集市上卖。 这样的孩子就可以通过深造成就人才,于是大力补足他文化课的缺,终于达到文化课的最低分数线,上了艺术类大学,这方面的特长得到发挥后,毕业以200万元的年薪到某珠宝企业工作。

6、家庭传承也是一种优势

郭德纲有个有名的相声段子:“侯耀文为什么相声说得好?他爸爸(侯宝林)是说相声的。 马志明为什么相声说得好?他爸爸(马三立)是说相声的。 于谦的相声为什么说得好?因为他爸爸……”说到这里拍一下自己的胸口。

作为负责任的父母,不仅自己的经济优势可以传给子女,自己行业内的一些专业知识、行业秘诀、人脉、客户资源也可以传给子女。 这些典型的行业如演员、歌手(似乎影、视、歌明星的子女成功的极少, 问题是没有父母传承的成功概率更低)、律师、会计师、医生、专业性较强的警察、成功的小企业主(一家受食客追捧的小餐馆、一个10年以上的网店都是一颗摇钱树)、 价值较高的手艺人(比如玉器雕刻), 深谙为官之道的人子女当公务员也会少走弯路, 基金经理可从孩子识字识数起把股票、债券、外汇、期货的成功经验传授至子女毕业……

当然关键是父母自己要在行业内是成功人士,一个干了20年早餐一天只能挣200的人自然也没什么可传承的。 有些行业因为本身就没前途,父母再能干也未必需要子承父业。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深得其父种地技能的真传,地种得非常好,但最后还是靠办小企业成功的。 父母在一个行业很成功,也是一个可传承的行业,子女却讨厌这个行业,可能是从小听父母讲从事这个行业的各类烦恼(苏南某富三代就因爷爷和爸爸平均喜欢讲这些内容, 当父辈希望自己继承企业时当场剁了自己的手),因此要多在子女面前讲这个行业的各类喜悦。

7、考虑选择容易成功或者说是有利基的行业

大概是2012年在内蒙古出差,吃饭时同桌有个股份制银行的高管,回忆自己在七八十年代毕业时,有前辈告诉他选银行,因为银行从来不缺钱(具体原话忘了),果然后来银行的职业生涯一直不错。 我长期在金融企业工作,感觉金融就是一个有利基的行业,所谓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而金融企业不论是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管理,都有一定的便利条件、有动力,把经过自己手的钱留一部分到自己手里,于是全球的金融从业者薪资普遍不错。

有人说美国顶尖的理工大学的学生素质普遍比中国高校要强,但这些学生90%都在金融行业工作。 即使是同样的工种,在不同的行业也大不相同。 比如销售,坐长途车在一些小镇上推销几十元一瓶的化妆品,就远不如销售信托产品(100万起,销售费用大概1%,提成一半也是5000元)。 学戏曲,地方戏就不如京剧。高个男子打篮球就比排球强,但女子踢足球就不如排球。

容易成功的行业不多,累死累活也很难成功的行业却很多。比如说农业。

中国广大的农民普遍耕种的就是两三亩地,如果自己耕种收割的日工资按100元哪怕是50元计算,粮食作物的销售收入减去种子、化肥、地膜、收割费用及自己的工资后,90%以上的概率就是负的。

金融市场上,风险高的产品必须有高的预期利润率作为补偿,比如垃圾债的到期利率就比国债高。 但农业这个本身就容易遭极端气候打击,丰收了产品价格必然大跌的行业,不仅得不到补偿,算上农民自己劳动的工作却是亏损的,根本原因缘于广大农民思维的惯性。 要让农民利益最大化根本不是丰收,而是农产品减产5%。 可惜广大农民普遍很勤劳,这相当于互相竞争,而且竞争激烈,于是整个行业要想盈利就难上加难。

8、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

人类历史上,持续成功的人普遍都具有核心的竞争优势,好运气带来的成功是不可持续的。

个人1999年本科毕业后,21年内经历算是比较坎坷,一共做过6个工作,其中有3年处于退休或无业状态。 最早的工作,受学历的限制,加上自己一直就没勤奋过,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核心竞争力,至少有一次就是被公司赶出门的。 但好在自己在股票投资、写作上还是一直比较感兴趣,一直在进步,在2012年时终于在投资方法上有了突破,当时虽然没什么钱,但真的有一种终于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 到现在,虽然我起点低,学历低,但基本上没有哪个金融企业雇得起我了。

未来这个社会要想温饱越来越容易,但要成功却越来越困难,不付出持续的艰苦努力,要想成功就是痴心妄想。 好在这个社会上真正想成功的人其实是极少的,因此战胜90%以上的同行业的人其实并不难,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努力,而不必像科比那样大早上四五点去训练。

举个例子曾在大概2016年在上海闸北某地参加一个期货资格考试,路上碰到一个期货公司的IT人员,他也去参加这个考试,居然教材都没看过,只做了两三套题。 说到我这个股票投资这个行业,其实巴菲特早就说过,凡是对股票投资有价值有帮助的知识均已印刷出版了,很多书真的非常有价值,只要掌握这些知识,手上有100万,30年内增值到3000万(相当于12%的复合回报率)并不难。 但我和不少人交流下来,读过50本以上名著的人不到1%。 有些行业有看得见的门槛,比如律师、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相应的考试取得从业资格。 可以说,报考要求高(比如本科以上学历)通过率低(驾驶执照就不是)的考试普遍是含金量高的,也算是一种优势。

本来还有一条“多参考各行业特别是心仪行业成功人士的观点”,一看就能明白,不用多展开。 说到底,职业可取得的成功和企业主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宜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毕竟多数可暴富的方法写在《刑法》中。 职业成功首先是做好科学的规划,脚踏实地的持续努力必不可少,至于有各类运气(名师指路、贵人相助等)都是可遇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