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资理论

Page content

散户是怎么亏钱的

  • 盲目自信,以为自己比大多数人厉害
  • 预测股价,折时交易
  • 频繁交易
  • 投自己不懂的公司;比如生物医药公司,过于专业,环节多,容易出问题
  • 根据道听途说的消息的交易
  • 跟风
  • 做空
  • 借钱炒股
  • 加杠杆炒股
  • 把盈利的股票卖掉,涨一点就卖了
  • 亏的一直持有,想着等回本就卖
  • 不切实际的盈利期望;巴菲特年化才20%,美国的基金平均7%

盲目自信 - 忽视平均概率

无论在任何市场投资,都注定了股市将是个最后只有少数人获胜的游戏。 如果哪个阶段它让你看到了大多数人都在赚钱,甚至大赚特赚。 那我们最好小心,因为几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都没有例外,“我个人”成为一个例外的概率就更低。

人往往过于自信,而忽视平均概率

创业的人一定相信自己至少有超过50%的概率会成功,否则他就不可能傻到去创业,事实却是创业成功率远低于50%; 同样,炒股的人一定相信自己能赚钱,才会去炒股,结果却是绝大部分人亏钱。

因此,做任何事情,一定不要忽视成功的平均概率,因为绝大部分人的能力都在平均水平上下。 对于炒股、创业这种高风险事情来说,成功是偶然,失败是自然。

作为普通散户,我们既没有基金券商们豪华的研究团队,也打听不到公司的内幕消息,甚至还缺乏对金融学上各类专业名词和术语的理解,也没有专门的相关数据资料的获取渠道。

一群哈佛,麻省理工,清华大学金融系的高材生,专业研究财报,调研上市公司。凭啥你看看K线,按个F10就能赢过他们。

在这样的市场中,我们的投资有多大的概率成功?

巴菲特也说:大多数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会发现投资股票最好的方法是持有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很少。 采取这种方法的人肯定会战胜绝大多数投资专家的净回报(扣除费用和成本之后)。

“散户都要认命”。

大卫·鲁宾斯坦:普通投资者不应该有试图成为巴菲特的想法,要跑赢大盘太难了,如果你在一两年内跑赢大盘,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就像你去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赢了几天,觉得自己是个天才,然后输得一干二净。如果你从投资中获得了一些乐趣,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如果只追求回报率,指数基金是最好的选择。

道听途说 - 热衷无效的讨论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个正确的投资策略(我们假定 Bogle 的投资理念是正确的,至少站在 Bogleheads 的角度是这样)需要 5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证明。 但普通人的注意力根本没办法维持这么长时间,在各种短线操作股票翻倍的消息轰炸下,很容易动摇。

主动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在讨论频率上的差别。 一般来说,由于投资操作频率不同,主动投资者和短线炒家通常在各种论坛和讨论群里会非常活跃,而被动投资者会偏向少发言。 因此在自然状态下,如果没有管理员控盘,社区的话语权会被前者渐渐占领,而后者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信息便会慢慢离开,然后社区逐渐退化瓦解。

网站的非营利性质往往被人忽视,但实际上却是保证社区健康运行的很重要一点。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营利性网站与投资者用户存在着结构性的利益冲突:

首先,以广告为收入来源的网站平台和 Youtuber 为了提高流量,肯定要吸引更多的用户以及提高活跃用户的数量。 由于前面提到的因素,主动投资者的数量更大、活跃度更高,因此受到利益的驱使,网站在运营上会允许甚至鼓励讨论短线交易以及各种吸引眼球的翻倍操作。 但是,跟随这些操作通常是对普通投资者不利的。

除了广告之外,平台方和内容提供者的另一个收入来源就是推荐金融产品的提成了。 同样,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成本当然是用户在承担。

频繁交易 - 必然跑输大市

先说股民的悲哀。伯格说,你们瞎折腾个什么呢?每天忙忙碌碌,买卖频繁,只是帮了券商的忙,肥了税务局。 可是作为一个群体,股民的回报只是等于大市的回报而已。 这还没有扣除股民在瞎折腾过程中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调研成本、交易佣金和税收。

从中长期来看,大市的回报在扣除货币贬值因素之后,无非也就是4%~6%,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费用的比重。 扣除费用,股民作为一个群体,必然跑输大市。 这是一个数学上无法挑战的定理或者不等式。

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欧美股民明白了自己的瞎折腾从中长期来看有多么愚蠢,于是共同基金行业越来越兴旺,共同基金占股市的交易和持股份额也越来越大。 但是伯格认为,基民与散户相比,几乎同样愚蠢。基金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当然也只能跑输大市。 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本身就是大市,怎能跑赢自己呢?除去买卖基金的费用,以及基金本身的各种费用,这个行业当然也只能跑输大市。

在多如蚂蚁的基金中,只有约4%的基金在过去20年中扣除税收和费用之后能够跑赢大市,而且平均起来也只是比大市的回报率多了0.6%而已; 而96%的基金跑输大市,而且输得很厉害:平均每年跑输4.8%。 大家都知道基金经理和券商有发财的,可是发财的基民却很少听说过,伯格如是说。 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挖黄金的人不见得赚钱,但生产和销售铲子及铁锹的人可以大赚其钱。

既然投资者费尽周折还不能跑赢大市,何不直接购买指数基金呢? 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风险小,也可以避免绝大部分交易成本,而且投资者可以心情平和,尽享经济成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 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最彻底的风险分散方式。

普通人是很难战胜市场,所以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是一种相对好的投资策略。

投不懂的公司

坚持以连续3年的收益增长作为选股标准,你就可以将任一行业中80%的股票迅速淘汰出局。 在大多数行业中,多数股票收益增幅微乎其微,有的甚至根本不知增长为何物。

交易最难的就是两件事:接受损失和不赢小利。

其实股票投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亏钱,就是这两件事做不到。 明明错了,还是希望摊低成本,结果导致大亏,赚钱的时候不敢赚。

散户一个亏损因素是喜欢买长期下跌,股价比较低的股票。 严重低估了市场上“强者益强,弱者益弱”的马太效应,浪费太多时间和资金在二三流公司上,高估了屌丝逆袭的几率。

长期下跌往往企业的基本面都不好,企业产品没有竞争力,股价低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企业,散户聚集,一涨抛盘涌现压力很大。 一般人都喜欢青蛙变王子的故事,总觉得自己发现了要变成王子的青蛙,其实都成年人了,怎么会这么幼稚呢?

研究本就是散户的弱项,反而总喜欢在自己弱点上取胜。 股票是一个王子变国王的游戏,这种概率才是大概率事件。

散户的短板是在研究上,所以散户最大的胜算是在白马股上,散户的优势是自己的钱,能够容忍短期不盈利,通过时间来消化估值。 放弃自己的优势,就是蠢。弱者可以战胜强者,前提是敬畏对手,利用自己的优势。

逆向投资的起点

芒格说:反过来想,总反过来想。只要你跟散户反着来赚钱还是很容易的。

约翰·邓普顿说:“如果你想比大众拥有更好的投资表现,那么你的投资行为必须有别于大众。

反过来想,可以归纳出逆向投资的一些基本准则:

  • 不择时
  • 不预测股价
  • 不频繁交易
  • 不投不懂的公司
  • 不借钱
  • 不做空
  • 不加杠杆
  • 不要跟风
  • 不根据小道消息交易
  • 买入好公司之后,忽略价格波动,长期持有

仔细一缕,发现这些规则跟价值投资思想基本契合。富豪请巴菲特吃一顿饭要花几千万,巴菲特无非就告诉他三句话:一,别做空,二,别上杠杆,三,不懂的别碰。这就是常识。

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是独立思考能力。你正确地判断了形势,不一定能赚到钱,只有你正确地判断了形势,同时大部分人都误判了形势,你才能大概率赚到钱。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投资的大道很平坦,那就是研究分析好公司、耐心等待好价格、耐心持有,但大多数人喜欢去走跟风听消息、炒概念、追涨杀跌的捷径,可惜捷径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捷径是迷路的最快办法。

逆向投资的时机

真正改变你命运的机会,总是同时有两个因素:一是时代的红利,二是当下的危机。

在股价过度低估的熊市中,到处都是物超所值的便宜股票,而经济衰退迟早会结束,这些被低估的好股票最终肯定会大幅反弹。 但在股价过度高估的牛市中,很难找到什么值得买的便宜股票。因此股市大跌300点时,那些老练的投资人反而会比股市大涨300点更加高兴。 当好公司遭遇重大利空或者一连串利空打击,股价出现超跌,甚至暴跌至久违的低估值区间时,绝对是最佳的买入良机。

一个总是十分灵验的投资策略是,等到媒体和投资大众普遍认为某个行业已经从不景气恶化到非常不景气时,大胆买入这个行业中竞争力最强的公司的股票,肯定会让你赚钱。

相较而言,食品饮料是个适合逆向投资的领域。作为消费者,我对食品安全事故深恶痛绝,但是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应该把个人感情因素带入投资决策。 从历史上看,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行业投资较好的买入点,特别是那些没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或者牵涉程度较浅的行业龙头企业,更有可能是建仓良机。

回顾过去20年,那些像月亮一样的机会并不少:

  • 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预见海运行业会快速发展,买上港集团和中集集团;
  • 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乳业洗牌,买入伊利股份;
  • 12年塑化剂风波,买入贵州茅台;
  • 18年“强奸门”下的京东,“长生生物作假”下的智飞,沃森,康泰
  • 19年“带量采购”,买入恒瑞医药。
  • 20年很多人说集采后医疗器械不行了,那就立帖为证,我认为目前医疗器械是底部区域。12个月后,我们再看。

这些机会抓住一个就能让你的人生大放异彩。

证券是一种把握机会的工具。其实人这一生总有几次你看的懂的机会,只要你抓住一次,你的人生就会不同。 很喜欢曹操说的一句话: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人生很难,也很容易,想平凡的人并不一定比不凡的人更容易。 看到机会,不顾一切的把握,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哪些看着机会溜掉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人生在犯罪。

投资教训

1、做二级市场投资,小心使用融资融券,也许用融资你能盈利更大、提高收益,连续能赚100次,但是抵挡不住一次系统性的风险把你消灭。我们要的是把自己财富慢慢变大,而不是一会暴富、一会倾家荡产,避免走利弗莫尔的老路。

2、做投资调研上市公司固然重要,但是千万不能被上市公司的老板忽悠晕了。因为任何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绝对不会把他真正的风险暴露给你,更不能被他雄伟的宏伟蓝图规划所诱惑,走一步,看一步,只看结果。

3、高有息负债的企业要小心,并不是从开始老板就想要造假,当上市公司经营正常的时候,他绝对不会造假,但是当他遇到困难,为了保持他的高负债,不被银行抽贷抽死,这时他会全然不顾,保命要紧,什么事都会干的出来。就像当年的P2P老板,哪个也不是想高息揽存,当他坏账率变高时,为了游戏继续玩,被逼良为娼,什么坏事都能做的出来,所以一大群老板进入监狱。戴志康,上海地产界大佬,中国基金界最早的成功者,最后不但自己,连同家人一起进了局子,还不能让人引起警示吗?

4、高科技要小心,别不懂装懂,别人忽悠死你是不会偿命的,高科技对于我们一般人真的不懂。巴老爷子一辈子不投资高科技,并没有影响到他成为世界最大富豪之一,只投自己能看的懂的简单行业,要比高大尚的高科技靠谱的多。

5、重资产的企业要小心,众所周知:企业投资项目失败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你见过几家上市公司计提固定资产坏账损失的,你从报表上看到的固定资产很可能早就成为垃圾资产或闲置资产了,只不过他不愿意计提坏账损失罢了,因为计提之后,净资产急剧变小,银行抽贷怎么办?

6、国内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司空见惯,暴露出来的凤毛麟角,没有发现的呢?笔者过去五年买过两个造假企业康得新和尔康制药。

7、公司上市是来圈钱的、等着炒高来变现的,绝大多数不是来给你创造价值分红给你的。很多上市公司变着法儿圈钱,能用上的工具全部用上还满足不了它的胃口,增发、配股、可转债、拆分上市,对这些上市公司要勇敢说不!人家圈你钱,你不让他圈不就行了吗。

8、上市公司的报表,现金都可能造假,还有什么不能造假的?唯一一个分红,他给你钱时绝对不会造假,那么这项指标才是你应该最为关注的。对于长时间一毛不拔的上市公司要永远远离它。

9、对于强周期性企业玩时要小心 以免股票没赚到钱,把自己玩成神经病。你看我上述说的天齐锂业,如果你有这个经历,变成神经病是小事,说不定跳楼自杀都有可能。

10、自由现金流才是投资企业第一要素,只有企业靠经营有了自由现金流,以上问题基本都可避免,它才有能力对你分红,不圈你的钱,所以我目前研究企业第一看企业有没有自由现金流,然后才看其成长性。

见微知著

在恒大和乐视崩塌的过程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在当时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这个量级的金主爸爸,小银行在正常情况下是绝对不敢得罪的,当广发银行开始冻结恒大1.32亿资金的时候,其实他们基本上已经回天乏术了。 为了1个亿得罪这种量级的金主,怎么看都不划算。银行是非常专业的信贷机构,有足够的信息和数据判断出问题的严重性,这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